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亚洲国产呦萝小初,欧美日韩亚洲日本,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dd id="ie4w4"><s id="ie4w4"></s></dd>
  • <strike id="ie4w4"></strike>
    <strike id="ie4w4"></strike>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儲蓄資金“跑步”開戶遭棒喝 上周新增57萬賬戶或被套

    2010-11-17 01:54:24

    每經記者  劉明濤

            10月我國居民戶新增存款為-7003億元,創(chuàng)單月存款增加額的歷史新低!10月上海市人民幣儲蓄存款減少968.9億元、北京市減少238.4億元、成都市減少127.08億元……

            在全國各地儲蓄存款大幅減少的同時,中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上周A股新增開戶數達到56.42萬戶,創(chuàng)下自2009年8月10日起15個月以來的新高,而持倉賬戶也猛增至545.72萬戶,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業(yè)內人士表示,上面數據表明,儲蓄資金很可能正在進入股市,然而不幸的是,隨著近期A股開始大幅調整,這些新開戶的投資者或許已經追高被套了。

    各地儲蓄資金“大搬家”

            繼上周央行公布10月新增人民幣存款大幅降低后,近日,全國主要城市也陸續(xù)公布此項數據,結果表現,儲蓄資金正在“搬家”!

            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全國新增人民幣存款1769億元,明顯低于9月1.45萬億元和去年同期2897億元,環(huán)比大幅下降88%。其中,當月居民戶新增存款為-7003億元,創(chuàng)單月存款增加額的歷史新低。而今年3月和6月份,居民戶新增存款也曾出現過負增長,分別為-419億元和-425億元。

            與全國存款大降相呼應的是,國內幾個城市的居民儲蓄也在大規(guī)模減少。

            人民銀行上??偛?5日發(fā)布上海市貨幣信貸運行情況報告,該報告顯示受近期股市交易活躍和通脹預期等影響,10月份上海市人民幣儲蓄存款減少968.9億元。

            同樣截至10月底,成都市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4945.96億元,比9月減少38.83億元。其中,該市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下降,為4883.37億元,比9月減少127.08億元。而北京市人民幣儲蓄存款10月也減少238.4億元。

            值得一提是,作為國內最發(fā)達地區(qū)的廣東省,其10月份儲蓄存款葉比上月減少1046億元。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儲蓄資金驟降說明了居民儲蓄正在搬家,而搬入的地點,很可能就是10月份紅火的A股市場。正是由于10月A股漲幅為全年最大,帶動了居民儲蓄存款向股市轉移的熱情。

    新增賬戶或追高被套

            存款搬入股市,這一說法不無道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自10月11日起的近5周時間里,A股新增開戶數分別達到了30.68萬戶、38.77萬戶、42.93萬戶、44.85萬戶及56.6萬戶。其中,上周新增開戶數環(huán)比增長幅度高達25.8%。

            中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除了A股新增開戶數達到56.6萬戶,上周A股持倉賬戶數也達到了5454.72萬戶,達到歷史新高,同時也較前一周的5427.47萬戶增加了27.25萬戶。

            上述業(yè)內人士指出,從11月8日起到昨日,兩市累計上漲的個股不足450只,而上千只個股的股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跌幅超過10%的個股更是多達550余只。若新增賬戶采取建倉后持股不動的操作策略,那么這些新近股民很可能已追高被套,并且損失慘重。

            此外,中登公司最新數據還顯示,上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為2711萬戶,交易過戶筆數為2.39億筆,過戶金額為5.37萬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lián)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