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3 01:28:50
從地產股的年報來看,作為國內經濟支柱的地產行業(yè),基金的關注度不敢怠慢。
每經記者 魏玉卿 發(fā)自北京
在政策嚴厲打壓的背景下,地產股去年的表現毫無亮色。不過,地產股的年報顯示,基金在過去一年對地產股的調研似乎一點也沒有放松。
調研地產股不敢松懈
2010年,地產指數跌幅達到了23%,同期上證指數跌幅為8.7%。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打壓下,不少基金經理變得越來越擔心地產股。除了看好“結構轉型”與“十二五規(guī)劃”下的機會、全球復蘇對資源品的需求等以外,很難再聽到有基金經理看好地產股的聲音。
但從地產股的年報來看,作為國內經濟支柱的地產行業(yè),基金的關注度不敢怠慢。
3月22日,招商地產公布的2010年年報就顯示,相比2009年,基金并沒有因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突襲就對該公司放松了調研。
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接待的調研、溝通、采訪等次數約為120次,其中基金公司通過實地調研、集體調研或電話調研的次數為10次,如有銀華、鵬華、長信、上投摩根等。其中國聯安、上投摩根在一年內有兩次調研,最近的一次基金公司調研,是國聯安在2010年11月2日的一次實地調研。
記者發(fā)現,這個數據與2009年相差無幾,公司2009年接待次數為84次,接待基金公司的次數為13次。
萬科公布的年報也顯示,公司去年接待的調研、溝通、采訪約有64次,其中接待基金公司約有29家,如華夏、銀華、匯添富、泰信、招商等基金公司,數量與2009年相同。
榮盛發(fā)展去年接待的調研、溝通、采訪有53次,其中接待基金公司的次數為12次,如鵬華、招商、華夏、嘉實、泰達宏利等基金公司。不少基金公司是組團調研,其中華夏基金去年實地調研就有兩次。而2009年公司接待次數僅有33次,接待基金公司的次數有13次。
增持地產股大于減持
基金公司除了一如既往的調研外,不少基金對地產股更是青睞有加。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的40只已公布年報的地產股中,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大幅度增持的數量遠超過了減持數量。
其中,有170只基金(重復計算)增持或新買入了包含萬科、金地集團、保利地產、首開股份、招商地產,和信達地產等在內33家地產股,總計13.19億股。平均每只基金增持的數量達到了776.04萬股。其中增持或買入個股數量達3000萬股以上的基金就有9只,超過1000萬股的則多達41只基金。
相比之下,基金在第四季度減持地產股的力度則小了許多。在統(tǒng)計的40只地產股中,有61只基金減持了其中20只地產股,如萬科、上實發(fā)展、保利地產、濱江集團、金融街等。減持總計達2.09億股,遠小于增持數量。
數據顯示,增持數量最多的是博時價值,其在第四季度增持萬科4541.33萬股,截至到期末持有1億股;嘉實穩(wěn)健則在第四季度買入新湖中寶4382.51萬股;大成穩(wěn)健買入金地集團4200.65萬股,博時第三產業(yè)買入萬科3999.99萬股等。
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就在去年四季度買入了大量地產股,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地產股大的上漲趨勢已結束了,但其風險可控,同時價格便宜,也是不錯的選擇。”
博時系增倉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記者統(tǒng)計的40只地產股中,博時系的出手可謂是非常突出,博時旗下有12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買入了地產股。
其中,博時價值買入數量最多,有7只,除大手筆增持萬科外,還增持了保利地產、金地集團、信達地產;其中,增持保利、金地的數量均在3000萬股以上,增持信達地產779.99萬股。截至期末,該只基金持有的上述三只股票的數量,均是基金中最多的。
博時價值還新進買入了華發(fā)股份、首開股份和濱江集團,分別買入957.98萬股、732.98萬股和649.99萬股。緊隨其后的是博時價值貳號,其在四季度買入了4只地產股,其中增持了萬科、保利地產和金地集團,增持數量均超過千萬股;新買入了信達地產600.98萬股。博時旗下其他基金如博時第三產業(yè)、博時精選、博時策略靈活、博時新興成長等均有買入地產股。
同時,僅有博時策略、博時裕富分別減持廣宇發(fā)展和萬科,減持數量為380.19萬股和249.47萬股,期末分別持有604.19萬股和2312萬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