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5-12 11:24:44
很多人認為,這次菜價便宜是流通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但通過了解,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個別菜種供需失衡了,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
文/李嬌鳳
記得四月底在微博上看到有山東菜農因為種的卷心菜價格太低而自殺時,心理咯噔一下,馬上給爸媽打電話,詢問家里的情況。
遠在福建的爸爸媽媽不愿再到外地打工,最后選擇回歸土地,從去年開始當起了菜農。以前在家里種菜都是很小塊的菜地,種來自己吃的,但如果要拿到市場上去賣,大規(guī)模種植的話,其實我爸媽并沒有多少經驗,從而要承擔更多的風險,而且剛開始的投入也很大,還好地處亞熱帶的漳州無需蔬菜大棚。
聽到我說山東的卷心菜很便宜,爸爸告訴我,隔壁村有人也種了,同樣很便宜,現在爛在地里,處理完后打算改種水稻。很慶幸的是,今年爸媽種了黃瓜和苦瓜,已經陸續(xù)可以摘到市場上賣了。然而,實際上今年黃瓜的價格也不好,五一期間曾低到2毛多,讓我媽媽很傷心。五一期間打電話回家,媽媽正愁著把已經摘好的黃瓜賣出去,說讓人拉到市場上一上午才賣了20多塊錢,氣得她讓對方拉回來,然后想找村里的小學能不能把黃瓜買了。
還好,五一過后,黃瓜價格逐漸回升,現在已經到六七毛一斤了,但也不怎么掙錢??喙媳赛S瓜晚上市,但價格卻高出不少,接近兩塊錢一斤,爸爸說只要能賣到1塊錢就可以保本。
5月10日,因工作需要,去參加了央視財經辯論節(jié)目《對手》的錄制,辯論的正是買菜難、賣菜貴的問題。很多人認為,這次菜價便宜是流通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包括現在的嘉賓也有持這樣的觀點的,但通過了解,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個別菜種供需失衡了,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
記得卷心菜去年批發(fā)價賣到了8毛錢,但成本可能只有一半,而且卷心菜的管理并不難,使得今年種植面積大大增加,從而供應增多,而且由于去年年底菜價過高,個別地方政府對菜農種植蔬菜給予了補貼,使得菜農種植積極性提高了許多,種植面積也增加了,這必然導致供應量的增加。
另外,有節(jié)目現場嘉賓認為,蔬菜價格就應該讓市場說了算,農民有掙也有賠的時候,政府不應該過多的干預,擾亂市場的秩序,也有專家否定了農業(yè)合作社的作用,認為合作社并不能幫助農民更好的賣菜,農民違約率高是很大的問題。
但事實上,在我看來,個體農民的力量還是很單薄的,就像我爸媽,就只有他們兩個人在戰(zhàn)斗,包括怎么種好菜,都是他們自己在摸索,幾乎沒有人給予指導和建議。賣菜也是只能完全按市場走,議價能力很差,而且在決定接下來種什么菜時,也是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判斷,或是跟菜販子了解市場信息,但也有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賠錢也不無可能。
我爸說我媽明年不想種黃瓜了,苦瓜比黃瓜掙錢。做女兒的我建議他們晚點再做決定,多了解一下市場上的信息,今年黃瓜不掙錢,有可能使得明年種黃瓜的人減少了,反而能掙錢呢,這就是蔬菜的“大小年”,但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