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5-12 09:08:41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fā)自北京
海關總署日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1-4月進口煤及褐煤1.1億噸,增加2.3%,4月份進口煤2711萬噸,同比減少158萬噸,降5.49%,但是相比較3月份而言卻增加182萬噸,環(huán)比上升7.19%。
4月份的進口量雖然同比下降,但從絕對量上來說依然不少,而且相比較3月份還有所增加,此是否是進口煤又一次卷土重來?汾渭能源咨詢動力煤分析師曾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給出了否定答復。
曾浩稱,兩年來看,4月份的進口煤都會比3月份高,進口煤從發(fā)運到來到中國港口有一個月左右的滯后期,所以4月份進口量環(huán)比3月份增加是慣例。“據海關總署信息,4月份進口煤均價為每噸489.1元,下跌15.2%。另據記者從業(yè)內了解到的信息顯示,4月份已經出現(xiàn)了進口煤炭價格倒掛現(xiàn)象。但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有更多的進口煤涌入國內市場,曾浩認為,導致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或許是進口煤的長協(xié)合同有關,也即已經簽了長協(xié)合同的,即便是價格倒掛量上還是在繼續(xù)供應,另外,“有不少量進口煤業(yè)務是以融資為目的,即使價格倒掛,這部分的量也不會減少。”
國內煤價格低廉,進口煤量依然不減,而電廠需求卻在減弱,汾渭能源咨詢相關資料稱,國際市場上,高達2700萬噸的進口煤依足以對國際市場的煤價進行支撐,所以進口煤價格倒掛的情況將繼續(xù)延續(xù)。
“進入5月份以來國內煤炭需求表現(xiàn)一直很萎靡。”曾浩預計5月份進口煤量不會大幅增加,甚至“應該是比4月份會有小幅度的減少。”不過進口煤相比較國內煤而言成本優(yōu)勢依舊存在,所以“進口煤的日子還是比國內煤企好過”。
卓創(chuàng)資訊動力煤分析師劉冬娜表示,國內動力煤整體需求偏弱,中低熱值供應相對較好,成交尚可,且環(huán)渤海部分港掛牌價小漲5元/噸。大秦線檢修結束后,煤炭調入量明顯提升,而拉貨船只卻明顯減少,秦港庫存量提高,當前仍處煤價相對低價,且用煤戶看淡后市,預計今年夏季儲煤時間仍將被延遲,近期動力煤價維持低位可能性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