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亚洲国产呦萝小初,欧美日韩亚洲日本,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dd id="ie4w4"><s id="ie4w4"></s></dd>
  • <strike id="ie4w4"></strike>
    <strike id="ie4w4"></strike>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要聞

    每經(jīng)網(wǎng)首頁 > 要聞 > 正文

    利潤和規(guī)模博弈:誰在動基金公司的奶酪?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17-08-09 19:08:47

    你會在基金公司柜臺、官網(wǎng)、APP等直銷渠道買賣基金,還是選擇銀行柜臺、券商、場內交易平臺和第三方平臺等代銷渠道呢?

    近日,公募基金紛紛發(fā)布的直銷渠道相關公告,或許將告訴您哪一種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每經(jīng)編輯 每經(jīng)記者 李蕾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jīng)記者 李蕾  每經(jīng)編輯 肖鴻月

    近日,行業(yè)里一些微妙變化引起了《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的注意——公募基金紛紛發(fā)布與直銷渠道相關的公告。

    有的公司降低了首次申購、追加申購等業(yè)務的單筆最低限額,由之前的幾萬元調整至100元、10元;還有則增加能在直銷渠道快速贖回的基金,或是將基金快速取現(xiàn)申請的每筆份額下限調整至0.01份(含)。

    種種跡象表明,基金公司不約而同地在加強直銷渠道的功能。事情其實并沒有看上去那么簡單,背后有著怎樣盤根錯節(jié)的原因?對咱基民來說,性價比更高的買基金渠道,到底是選直銷還是代銷呢?

    上第三方平臺賺錢?不存在

    這里,我們把購買基金的渠道簡單粗暴分為“直銷”和“代銷”。

    所謂直銷,主要是在基金公司柜臺、官網(wǎng)、APP等渠道買賣基金;而代銷又可以分為銀行柜臺及網(wǎng)上代銷、券商網(wǎng)上代銷、場內交易平臺和第三方平臺代銷等。

    既然分為了直銷和代銷,那個中自有區(qū)別。一位大型公募人士介紹,差異最大的莫過于各個渠道的費率。

    “通常情況下,中小銀行的費率在6~8折、券商4~6折。如果是通過基金公司直銷,那當然只能購買該公司的產品,不過好處也很明顯——費率便宜且經(jīng)常有各類活動,還可以在不同產品間進行轉換。第三方銷售機構的折扣也比較低,操作更加方便,所以很多投資者選擇在這些平臺上買。”

    因為發(fā)展的歷史原因和對投資者教育的欠缺,公募基金對于銀行等代銷渠道高度依賴,一直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從基金公司每年的利潤和費用情況便能一窺——Wind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1上半年~2014上半年,基金管理人整體支付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收入比例逐年增加,依次為17.87%、19.06%、20.18%和21.44%。

    這里要解釋一下這個隱晦的“客戶維護費”。上述大型公募人士對《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基金運作中主要會產生兩大類費用,一是銷售過程中由投資者自己承擔的費用,如申購費、贖回費、轉換費等;二是基金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費用,如基金管理費、基金托管費、信息披露費等。為了提升銷售機構的積極性,基金公司會將管理費收入以一定比例提成給銷售平臺,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尾隨傭金,即客戶維護費。

    那這個“尾傭”占基金管理費比例會是多少呢?

    一位滬上公募人士透露,管理費一般要拿出35%~40%分給代銷機構,一些強勢的銀行和第三方流量平臺要給到50%,而申購贖回費、銷售服務費等幾乎是全部給代銷渠道的,“這個是行規(guī)”。

    雖然從2015年開始,基金公司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比例首次出現(xiàn)了下滑,并在此后兩年間持續(xù)降低。不過從2016年底的情況來看,單家公司這一比重在30%乃至40%以上的仍不在少數(shù),中小型基金上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大型公司在這項花費上的支出就更大手筆了,一年維護個4億、5億元的不在話下,只不過似乎對提升年利潤沒啥作用,華麗麗地虧損超過100億元的也是這些“壕”。

    這樣說來,在第三方平臺等代銷渠道上線,豈不是門虧本生意?基金公司們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利潤與規(guī)模博弈:堅定站規(guī)模仍是多數(shù)

    站在金融金字塔頂端的公募基金一向被視為日進斗金的“大戶”,能在他們身上“薅羊毛”可是不容易,但一些第三方平臺卻做到了。

    上述滬上公募人士一語道破,“很簡單,規(guī)模是一切,沒規(guī)模哪有利潤?尤其是自帶流量的平臺,基金公司上去基本都是要規(guī)模不賺利潤的,所以只要規(guī)模沖上去,尾傭給得多也就認了。”

    另一位華南公募人士對此表示了認同,并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邏輯——肯定是先有規(guī)模再有利潤,有規(guī)模才有管理費收入,有收入才能擴大規(guī)模,“是這樣循環(huán)的”。

    不過上述大型公募人士也表達了對第三方平臺的不同意見,他指出,流量大的強勢平臺分走了基金公司的一塊蛋糕,“有的平臺比較狠,會收到80%左右”;而其他流量小的弱勢平臺,費用收得低也沒有意義。所以即便利潤低,眾人也會搶著上大平臺。

    以上這些,大概是公募行業(yè)對于代銷這件事的態(tài)度縮影。在這場利潤與規(guī)模的博弈中,前者以顯著優(yōu)勢取勝。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評價機構人士告訴《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對于公募基金公司來說,其收益來源主要為基金管理費,這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產品規(guī)模和管理費率,規(guī)模大了管理費才能增多、高費率帶來高收入。“不過近年來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同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增加相比,基金公司支付的客戶維護費增加幅度也很大,這使得基金公司管理費帶來的收入有相當部分都被渠道吞噬了。”

    說到這里,很想給出一個中肯的建議:直銷渠道買基金其實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案。為什么呢?

    最重要的原因當然還是費率。經(jīng)過記者的親身測試,直接使用一些基金公司的APP買入其支持的貨幣基金,再用該貨基來支付購買其他基金,手續(xù)費可以1折甚至免去費用。這種操作可以即沖即買,也不影響資金的流動性,交易金額大的話能省去不少申購費用,何樂而不為?

    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們就不說具體的APP了,不過很多基金公司的直銷渠道都有這樣的功能,大伙兒不妨一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直銷 基金代銷 尾隨傭金 基金規(guī)模 基金公司 第三方銷售平臺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

    每經(jīng)經(jīng)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