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4 22:05:55
每經記者 楊煜 王帆 每經編輯 張海妮
開年首月,民航業(yè)迎來久違的繁忙。據飛常準統(tǒng)計,春節(jié)假期,國內航線實際執(zhí)行客運航班量7.4萬班次,已恢復至2019年春節(jié)同期近九成水平;1月份,境內航線日均執(zhí)行航班量約10618班次,相比2019年僅下降9.27%。
上市公司方面,與2022年12月相比,南方航空(SH600029,股價7.61元,市值1379億元)、中國東航(SH600115,股價5.34元,市值1190億元)、中國國航(SH601111,股價10.83元,市值1755億元)、海航控股(SH600221,股價1.77元,市值764.92億元)的載客人數都實現了翻倍,春秋航空(SH601021,股價60.50元,市值592.02億元)和吉祥航空(SH603885,股價17.19元,市值380.59億元)的環(huán)比增幅也分別達到48.43%、78.62%。此外,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也重回兩位數增長。
不過,相比客運市場的氣勢浩蕩,貨運航空的“成績”并不亮眼。就整體市場而言,據航班管家數據,1月國內航司共執(zhí)飛貨運航班7826架次,而去年12月這一數據為9640架次,環(huán)比降幅達到18.8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