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9 22:14:47
◎收購67%股權完成后,晶材科技將納入康達新材合并報表范圍。而晶材科技去年一年的凈利潤已經和康達新材的凈利潤不相上下。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膠粘劑龍頭康達新材(SZ002669,股價13.80元,市值42.15億元)的新材料轉型之路又有了新的進展。
今日(7月19日)下午,康達新材公告稱,公司擬以子公司北京康達晟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達晟璟)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收購上海晶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材科技)100%股權,標的是一家實現國產替代的新材料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標的的凈利潤為4243萬元,要知道,康達新材去年的歸母凈利潤也僅有4791.35萬元。
晶材科技成立于2016年,該公司專注于高端電子陶瓷材料的國產化應用,主要業(yè)務為陶瓷生料帶、貴金屬漿料、瓷粉等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從財務表現上來看,晶材科技業(yè)務已經頗具規(guī)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晶材科技的總資產為9503.67萬元,凈資產為8406.2萬元。今年一季度晶材科技實現營業(yè)收入2393.33萬元,凈利潤為647.94萬元。
收購標的經營情況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康達晟璟將分兩次收購晶材科技100%股權,第一次使用3.89億元收購標的公司67%的股權;第二次在標的公司完成其他約定的條件后,康達晟璟擬使用2.3億元收購標的公司剩余33%的股權。
針對第二次收購對價,康達新材提到,最終確切數據將由康達晟璟結合其對標的公司業(yè)務、財務及法律等方面的盡職調查情況而在簽署第二次交易文件時予以確定。
也就是說,康達晟璟擬以合計超6億元的價格收購晶材科技,與后者一季度末的凈資產相比,這一收購價格的溢價率超6倍,相比于截至一季度末的評估價值5.8億元,還高出了一些。
對于高溢價率,康達新材稱,近幾年來,市場需求情況、政策推動等因素推動行業(yè)發(fā)展迅速,標的公司及時把握市場情況,經過近幾年的投資建設,團隊的運營,公司目前處于快速發(fā)展擴張階段。“根據(標的公司)已取得的歷史年度收益情況等及目前良好的經營狀況,預計未來年度收益較為可觀,企業(yè)經營及發(fā)展?jié)摿α己谩?rdquo;
晶材科技的高溢價或還源于其實現了進口替代,填補了國內空白。
按照康達新材的披露,晶材科技的產品主要應用于低溫共燒陶瓷技術(LTCC)的電子元器件、電路模塊的制造和封裝,可同時滿足軍用(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對抗等)和民用領域(5G手機、5G移動終端等)需求。
其中,陶瓷生料帶作為介質材料,主要應用于微波電路基板和射頻器件的制造,微波發(fā)送/接收電路基板(T/R基板)是雷達系統的核心部件,國內LTCC原材料市場被國外生產商所壟斷,可批量穩(wěn)定供貨且被客戶廣泛認可的優(yōu)質國產廠商極少,具有較大的進口替代空間,晶材科技在該材料領域解決了“卡脖子”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第一次收購完成后,晶材科技將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而晶材科技去年一年的凈利潤已經和康達新材的凈利潤不相上下。
根據公告,2022年,晶材科技的營業(yè)收入為1.07億元,凈利潤為4243萬元。而康達新材去年的營業(yè)收入為24.6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791.35萬元。在此次交易對公司影響中,康達新材也表示,本次收購晶材科技股權,也為公司培育了新的收入與利潤增長點并實現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
同時,康達新材還表示,收購標的還將使公司由單一化工膠粘劑產品生產型企業(yè)向新材料生產、研發(fā)型企業(yè)逐步轉型升級。
目前,康達新材仍有60%的營收來自于膠粘劑,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2021年康達新材的凈利潤下滑了近90%。近年來,康達新材也陸續(xù)拓展軍工電子科技,以及顯示材料、醫(yī)藥中間體及新能源材料等電子信息材料業(yè)務板塊,膠粘劑的營收占比正在逐年下降。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