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亚洲国产呦萝小初,欧美日韩亚洲日本,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dd id="ie4w4"><s id="ie4w4"></s></dd>
  • <strike id="ie4w4"></strike>
    <strike id="ie4w4"></strike>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欠稅3539萬元ST祥龍“摘星”資格存疑

    2011-10-26 01:41:45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任世磊

      一家本來面臨退市的上市公司,卻因政府補貼“逃過一劫”,并順利“摘星”。不過,該公司近日卻被當地地稅局網站曝出欠稅3539萬元,使其當時是否具備“摘星”資格遭到質疑。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就ST祥龍(600769,收盤價5.06元)被曝出欠稅3539萬元一事進行了報道。記者進一步調查還發(fā)現,其拖欠巨額稅款一事,除了對本就表現不佳的業(yè)績可能造成重大影響外,還涉及今年6月份的摘星資格是否符合上交所規(guī)定的條件。

        2010年本來面臨暫停上市的ST祥龍,因為收到合計超過4000萬元的政府補貼,使得其當年業(yè)績扭虧為盈,以僅394萬元的凈利潤保住交易資格。但如果考慮如今拖欠稅款3539萬元一事,其2010年的凈利潤仍將為負,其摘星條件自然也就不充分。

    扭虧依賴政府補貼

        2011年6月,本來“披星戴帽”的ST祥龍,由于2010年實現凈利潤394萬元,扭虧為盈,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并成功“摘星”。

        ST祥龍相關公告顯示,因2008年、2009年連續(xù)兩個會計年度虧損,ST祥龍從2010年4月23日起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變更為“*ST祥龍”。而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有關規(guī)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連續(xù)虧損的話將對其實行暫停上市處理。

        將ST祥龍從瀕臨退市邊緣拉回來的最大功臣,是來自武漢市政府方面的獎勵。ST祥龍2010年度實現凈利潤394萬元,但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的凈利潤卻為虧損6061萬元。記者查閱其相關公告發(fā)現,2010年度,ST祥龍共收到各種政府補助合計4503萬元,其中最大的一筆來自于節(jié)能減排項目獎勵,獎勵金額為3300萬元。

        事實上,ST祥龍曾一度傳出借殼消息,但都未能成為現實。有媒體報道援引市場人士說法稱,ST祥龍是“武漢市國資委旗下唯一的工業(yè)類上市公司”,“此次如愿扭虧,顯示出武漢市政府力保殼資源的決心”。

    摘星資格存疑

        但武漢市地稅局的一則欠稅公告,暴露出ST祥龍的摘星資格存在疑點。

        武漢市地稅局日前公布的欠稅公告顯示,截止到2011年8月31日,武漢祥龍電業(yè)股份有限公司(ST祥龍全稱)共拖欠稅款3539萬元,其中2010年以來拖欠稅款578.4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ST祥龍2010年度凈利潤僅為394萬元,但2010年以來拖欠稅款金額就已經達到578.46萬元,拖欠稅款總額達到3539萬元。也就是說,如果從業(yè)績中減去這筆稅款的話,其2010年度凈利潤仍然為虧損,其便失去了“摘星”資格,而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上海昆侖律師事務所律師樂立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筆拖欠的稅款對其能否摘星“當然有影響”。如果算上這筆稅款的話,其盈利可能達不到有關規(guī)則的要求,是不符合摘星的條件的。此外,依靠政府補貼實現盈利,對公司而言只能是一時的,沒有可持續(xù)性。上市公司能否繼續(xù)發(fā)展,主要還是取決于其主營業(yè)務的盈利能力。

        不僅如此,即便因為政府補貼和拖欠稅款而保住上市交易資格,ST祥龍的盈利狀況和業(yè)績虧損情況都令人擔憂。

        資料顯示,ST祥龍主營業(yè)務為,發(fā)電、供電、供熱及基本化工原料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記者查閱其2010年年報發(fā)現,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92986.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6.78%,利潤總額399.03萬元,凈利潤393.76萬元,實現扭虧。但如果扣除來自政府的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其凈利潤為虧損6061萬元。2011年三季度,ST祥龍的業(yè)績依然不給力。三季度報顯示,1~9月份,雖然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7.48億元,同比增長12.71%,但凈利潤卻大幅虧損虧損4027萬元。在這一情況下,其2011年全年業(yè)績表現也令人擔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