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亚洲国产呦萝小初,欧美日韩亚洲日本,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dd id="ie4w4"><s id="ie4w4"></s></dd>
  • <strike id="ie4w4"></strike>
    <strike id="ie4w4"></strike>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有人擴張有人清盤 消費金融冰火兩重天

    上海證券報 2018-06-06 10:28:21

    以網貸起家的品鈦集團昨日宣布完成1.03億美元融資。而運營4年半的杭州P2P網貸平臺微龍網就沒有那么“幸運”,同日宣布清盤。二者的不同命運,正是嚴監(jiān)管下行業(yè)冰火兩重天的真實寫照——頭部平臺獲得更多資源,中小平臺則關停業(yè)務、大規(guī)模裁員,轉型或退出市場,尤其是去年站在風口的消費金融行業(yè)。

    Upload_1528248895489.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以網貸起家的品鈦集團昨日宣布完成1.03億美元融資。而運營4年半的杭州P2P網貸平臺微龍網就沒有那么“幸運”,同日宣布清盤。

    二者的不同命運,正是嚴監(jiān)管下行業(yè)冰火兩重天的真實寫照——頭部平臺獲得更多資源,中小平臺則關停業(yè)務、大規(guī)模裁員,轉型或退出市場,尤其是去年站在風口的消費金融行業(yè)。

    上證報從業(yè)內獲悉,自去年監(jiān)管連番加碼整治“現金貸”業(yè)務以來,消費金融行業(yè)的分化之勢愈加明顯。

    中小公司遭遇“生死劫”

    以借貸為主營業(yè)務的微龍網,清盤的主要原因是貸款逾期和壞賬率增加,線下收益減少等。

    這是嚴監(jiān)管下整個行業(yè)的縮影。

    某消費分期平臺人士表示,最近他的一個朋友已黯然離開這個行業(yè),回歸傳統(tǒng)金融機構。之前他負責新建一個場景做消費分期業(yè)務,結果獲客太難,3個月不到平臺就決定砍掉這部分業(yè)務,整個團隊被迫“走人”。

    裁員苗頭最早出現在去年年中。當時,醫(yī)美分期平臺“么么貸”、3C產品分期平臺“買單俠”及規(guī)模較大的“佰仟金融”等就傳出裁員,砍掉了以消費為名的“現金貸”業(yè)務。

    中小消費金融平臺如今的蕭條局面,與過去兩年資本急劇涌入、平臺百花齊放的行業(yè)態(tài)勢形成鮮明對比。彼時,連一堆艱難生存P2P網貸平臺也轉身蜂擁消費金融,一把抓住了存活下去的救命稻草——“現金貸”。

    上述人士感嘆,業(yè)內幾家曾經活得風生水起的消費金融平臺,今年以來已經裁掉了近四分之三的員工,基本都是營銷等崗位。

    凡此種種,背后凸顯的是這些平臺的生存危機。去年出臺的《關于規(guī)范整頓“現金貸”業(yè)務的通知》等整治措施,一則劃定綜合費率不超過36%的紅線,壓縮了利潤空間;二則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得為無資質平臺提供資金,本意都是讓平臺回歸消費本源。

    “這掐斷了很多非持牌平臺的生存來源。就算有資金,成本也比去年提高了至少2個點,差不多在12%以上。”上述人士說,加上獲客、合規(guī)、催收等成本,很多平臺難以盈利,遭遇“生死劫”。

    網貸之家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說,目前包括消費金融在內的整個互金行業(yè),處于合規(guī)發(fā)展期,部分平臺被淘汰出局屬正?,F象。從市場環(huán)境來看,消費者對借貸的需求仍將長期存在,社會閑散資金也需要溢出端口。

    持牌機構“摘果子”

    當中小消費金融平臺步入“寒冬”,卻也是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紅利”期,不僅順勢“摘果子”,也進入新一輪擴張期。

    網貸之家及盈燦咨詢數據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18年1月至4月消費金融成交量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變化并不大,3月成交量約378.43億元。

    這樣的數據意味著,消費信貸的需求仍在釋放,持牌機構迅速接盤“擠”出來的市場,滲透到多個場景。2017年,一批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營收和凈利潤出現大幅增長,其中招聯(lián)消費和捷信均斬獲10億元凈利;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也出現猛增,尤其是建設銀行,該行2017年個人消費貸款為1926.52億元,增幅達到156.74%;趣店、拍拍貸等頭部平臺去年靠消費金融業(yè)務大爆發(fā)賺得盆滿缽滿,并順利登陸美股。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通過發(fā)債或股東增資方式密集“補血”,為新一輪擴張做準備。

    留給中小消費金融平臺的生存空間顯然不多了:這類平臺既無低至4%至5%的資金優(yōu)勢,又無實力獲得有效場景。“在一些垂直細分領域深挖,或許還有生存機會。”主做機票分期的“信用飛”平臺信貸部負責人耿樹文說,他們平臺今年轉變思路,主要為航空公司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做標準化的技術輸出服務。

    其實在一些業(yè)內人士看來,頭部平臺今年日子也未必好過,因為要做增量太難了,獲客已不是光“燒錢”那么容易的事。“即便是依托場景,電商、電信等領域雖有優(yōu)勢,但是至少要億級用戶平臺才有用。”耿樹文說。

    這些壓力在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中已有體現。捷信季報顯示,該公司一季度在中國市場虧損了8800萬歐元,活躍用戶和凈放款額均有所減少。

    責編 畢陸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平臺 消費 金融 金融機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