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成長研習社 2018-08-29 22:48:35
壹
前幾天刷微博的時候看到這樣一段話,蠻有意思的----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迷茫開始從青春期特有的小情緒成為了人生標配,無論年齡多大,身在何處,做著什么樣的工作,都難逃過午夜夢回時的靈魂三問:
我選擇的是對的嗎?我到底該做什么?我現(xiàn)在的生活有什么意義?
又往往因為苦思無解而更加焦慮,陷入一個失落且煩躁的惡性循環(huán)。
作為十八線雞湯博主,我常常被提問這樣的問題:
我特別迷茫,完全找不到方向和動力,我該怎樣擺脫這種情緒,跟其他人一樣去奮斗去生活呢?
言辭間避之如水火,仿佛迷茫和好好生活是一對生死不相見的仇敵。
我能理解那種深陷迷茫的無力感,但有時也正是因為我們太過關注“擺脫迷茫”,才將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在不確定的人生中去追求“確定”,就像是公牛在追紅布,我們試圖讓自己相信,只要撞到了那塊紅布,一切就OK了,但結果往往卻是撞到了另一場空。
我一位朋友總結出非常精辟的一句話:
這世界上沒有人能擺脫迷茫,只有被打敗的,和還在與之作戰(zhàn)的人。
這場戰(zhàn)斗的潰敗,又往往是從這三個跡象開始的。
貳
無條件放棄與他人的比較
很多雞湯文會這樣安慰迷茫中的你:
不要管別人怎么生活,過好自己就行;你只需要做自己,就是最好的生活;以及:不用羨慕別人,你是獨一無二的。
這些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話往往會起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就像一劑強力麻藥,立刻讓你找回平靜和安心。
可麻藥勁兒過去之后又如何呢?同齡人的優(yōu)秀依然會讓你相形見絀,老板給的年終獎也不會因為你的佛系而得以與部門的精英們持平。
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處處有比較的世界,就連去超市買蘋果,也是個大皮薄色澤鮮亮的更受歡迎,你會因為一個蘋果長得與世無爭而喜歡上它的干癟青澀嗎?
而人與人之間的比較與蘋果間根本的不同,只在于比較的維度更加多元。
你腹有詩書,我能說會道;你長袖善舞,我過目不忘;你有明眸善睞;我有纖腰一握
比較不過是一個人尋找自己的過程,正是有了不斷的比較,你才能覺察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逐漸去完善它,建立屬于自己的個人優(yōu)勢。
而這些優(yōu)勢,才是你不必去用自己的缺點跟別人的優(yōu)勢死磕的底氣。
真正可怕的不是比較,而是未戰(zhàn)先降。
叁
為了逃避迷茫自降身價
我曾經(jīng)收到一位讀者留言,來自一個畢業(yè)于985高校的姑娘。
她各方面都蠻優(yōu)秀的,但因為開始時準備要考研錯過了很多校園招聘,可后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更想早點進入職場,又放棄了考研開始找工作。
并不很順利的,大企業(yè)的校招差不多都已經(jīng)結束了,她一直沒能拿到滿意的offer,越拖心越慌,對理想職位的要求一刪再減,最后索性找了一份前臺的工作就匆匆入了職,美其名曰職場歷練。
本以為心中的一塊石頭能就此落地,可卻無端生出更多幽暗的小情緒:
在校成績遠不如她的舍友都進外企做了管培生,而她只是一家小公司的前臺。
不敢跟家人朋友說自己真實的工作,每每被問起都忍不住撒謊,又難過又心虛。
因為不喜歡,工作常常做不好,屢屢被經(jīng)理批評,一開始是委屈,到后來又變成“我是不是真的不行”的自我懷疑。
她講的痛苦不已,我聽的哭笑不得。
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就接著找啊,錯過了當年的招聘季,也還會有下一年,用這一年的時間學點技能充充電,也總好過匆匆將就之后的意難平。
為了解決最初那個簡單的問題,她給自己布置了一個異常復雜的局。
像是一個努力躲避大雨的孩子,又慌不擇路的跑進了瀑布。
我們做了太多事來擺脫迷茫了。
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隨便做一份湊合著;
遇不到心動的人,就隨便拉一個也能將就;
過不上理想的生活,就索性用“我也過不慣那種人生”來自欺欺人。
能吞噬一個人的,其實并不是迷茫,而是對迷茫的恐懼。
類似迷茫、焦慮等情緒,只是我們行囊中不可拆卸的一部分,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必須要先解決它才能繼續(xù)行走。
人是為了目標而活的,而不是僅僅為了解決問題。
肆
總想從別人那里找到捷徑
我曾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陷在寫作的瓶頸期里,什么也不想寫,不知道自己今后想要往哪個方向發(fā)展,該如何才能不斷精進。于是跑去跟群里的一位大神私聊,倒了一大通苦水之后,她只回了我一句話:
加油!看不進去書,就去看更多書,寫不出來東西,就更努力的去寫東西。
講真,我當時還蠻生氣的,本希望她能傳授給我一些克服瓶頸的心得,或者調(diào)整心態(tài)的經(jīng)驗,就算最不濟給一針雞血也是好的,可她除了給我這樣一句雞肋的敷衍,居然連多一個字也沒有。
得不到大神幫助的我,只好自己苦苦渡劫,給自己立了死規(guī)矩每天必須讀兩個小時書,無論寫出來的是什么鬼東西,都得寫滿一千字保持筆感。
折騰了大概三四個月找回了狀態(tài),然后忽然明白了她的那句話。
我們并非生活在那個動動手指就能將六十年內(nèi)功傳授給另一人的神話世界里呀。
你遇到的每個坎,其實都得靠自己一步步打怪來積累經(jīng)驗值,而他人所能做的,也不過是隔河相望喊聲加油而已。
并不是所有目的地都有捷徑可走,想要扛過迷茫,沒有任何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幫你快速長大,有的只是你咬緊牙關死磕,去摸索適合自己的模式和方向。
或許會摔跤,或許會走錯路,或許會碰得一鼻子灰。
但那些勇氣和經(jīng)驗會扎根于你的骨血,成為你的武器與拐杖。
不要慫,就是剛。
作者:陶瓷兔子 來源:天天成長研習社(ID:Taocituzi77) 《每日經(jīng)濟新聞》獲得授權轉載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攝圖網(wǎng)。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