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亚洲国产呦萝小初,欧美日韩亚洲日本,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dd id="ie4w4"><s id="ie4w4"></s></dd>
  • <strike id="ie4w4"></strike>
    <strike id="ie4w4"></strike>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趣味公司

    每經(jīng)網(wǎng)首頁 > 趣味公司 > 正文

    江湖不止一個白延林!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19-07-01 09:49:37

    每經(jīng)記者 陳清 沈三    每經(jīng)編輯 沈鵬    



    ▲ 圖片來源:每經(jīng)實習記者 陳嘉偉制圖

    涉嫌詐騙13起,利用影響力受賄4起,介紹賄賂1起,共計金額180萬……

    6月27日,一代“名記”白延林的人生“清單”,在陜西清澗法院呈現(xiàn)出來。

    雖未最終宣判,但已可窺出,這位“中外新聞社首席記者”,多年來幕后的主要活動。

    這位手眼通天、無所不能的“陜北名人”,其故事應該還會繼續(xù)在酒桌流傳。

    但江湖何止一個白延林。

    自2018年8月以來,陜西已查獲及宣判該類案件二十多起。

    這其中,有如談春平之流,涉案金額達600余萬,成為持證涉黑記者第一人;也有在陜北敲詐2只羊,在白水搞一些蘋果兌換券,形形色色撈取利益的各色人等。

    “假記者”江湖,精彩紛呈!

    01

    江湖之中,貓有貓道,鼠有鼠道。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白延林“高舉高打”,走“上層”路線。但各色手段,“收益”同樣可觀。

    一伙曾經(jīng)活躍在咸陽的假記者,打的是陜西英才網(wǎng)的旗號。該團伙自2016年11月始,短短三個月,敲詐勒索12起,獲利81000元。

    這其中值得玩味的有兩點:

    其一,12起案件中,涉及5個牙科診所、2個砂石廠、2個加油站——這一時期,牙科診所是有多不規(guī)范?。?/p>

    其二,敲詐勒索中,隔山打牛同樣好用。

    2016年12月,該團伙在發(fā)現(xiàn)長武縣楊家溝村一個砂石廠存在手續(xù)及開采問題。但他們并沒有直接找老板說話,而是聲稱要寫一篇該縣水利局不作為的稿件。

    第二天,長武縣水利局某主任登門“拜訪”,奉上15000元。


    ▲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以“不作為”勒索主管單位,大概是“江湖”中慣用手法。

    除長武水利局之外,同一個月,該團伙利用河道采砂和衛(wèi)生室經(jīng)營規(guī)范性問題,分別從旬邑縣水利局和永壽縣衛(wèi)生局各勒索3000元和5000元。

    在過去半年多判案中,政府部門替企業(yè)“背鍋”的事情多有發(fā)生。不過,也有例外。

    2018年8月,韓某以某央字頭網(wǎng)站記者身份(實為經(jīng)營人員),向白水縣國土資源局反映“白水縣康惠物流公司改變土地用途不合法”一事。

    該局負責人不僅沒有對問題進行調(diào)查,反而把“記者”來采訪的事情告知了康惠公司。

    隨后,該公司給了韓某明現(xiàn)金4000元、20張?zhí)O果兌換券以及2條軟中華香煙。

    拋開企業(yè)向記者行賄一事,監(jiān)管部門通風給“被監(jiān)督企業(yè)”,各位是不是很熟悉?

    02

    從各類案件的陳述中,對于假記者,受害者最擔心兩點:其一,假記者有圈子;其二,假記者背后往往站著真記者。

    去年3月,榆林神木,楊某等三人飯后開車閑逛,無意中發(fā)現(xiàn)有超載的拉煤車——“財”從天降?

    隨即三人尾隨至西溝膠泥圪嶗煤場,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超載車。

    楊某打電話給神木煤炭稽查負責人舉報,并以記者身份給煤場工作人員留下聯(lián)系方式后,驅(qū)車離開。

    回榆林途中,三人即被煤場人攔下,收下三萬元后,楊某再次給稽查負責人電話,稱并未拍下超載證據(jù)。

    事情貌似已經(jīng)“圓滿”結(jié)束。

    但三人離開之后,煤場工作人員反應過來,意識到三人可能是假記者。他們?nèi)绻麑⒚簣銮闆r捅給別人(假記者有“圈子”,在當?shù)乜磥硪咽浅WR),上門要錢的恐怕不止一撥。

    于是,工作人員隨即報警。楊某等未走多遠,即被神木市公安民警查獲。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但遇到一群蒼蠅,有縫的蛋寧愿將自己“搭進去”,也要避開。

    圈子之外,真假記者配合,以“臺前幕后”形式,共同敲詐獲利也不鮮見。

    2017年12月,富縣財政局工作人員任某交通肇事,找人頂包。

    西安某報社記者雷鳴采訪后,將該事件撰寫稿件,但并未在本報社刊發(fā),而是讓同伙富縣農(nóng)民雷建偉發(fā)布在網(wǎng)上。任某支付2萬元后,才刪除稿件。

    該事件中,兩人一同采訪,真記者負責稿件撰寫,假記者負責發(fā)布稿件并與“受害者”聯(lián)系,事后兩人平分所得。

    榆林市一位宣傳工作人員就坦言,很多假記者要么以前在媒體干過,要么在媒體做過臨時工作人員,肯定有一幫真記者朋友。

    當某個事情假記者拿不下來時,他就會把他所獲知的問題交給真記者。基層就怕這一點,怕假記者背后有真記者。

    03

    縱覽這20多起案件,不得不說,白延林在這個圈子中,真是個“人才”。

    以“陜K88888”傍身,高光不斷的微信朋友圈,以及名片上的辦公地址,都在不斷澆筑自己的勢能,進而在陜北“手眼通天”。

    出于一種什么樣的心理,讓榆林的那些官員,總將白延林視為座上賓?

    如果說作為人們口中的一個“掮客”,白延林是在溝通很多見不得光的需求;

    在更多假記者的“敲詐勒索”中,企業(yè)、監(jiān)管部門等構(gòu)建起來的基層政商生態(tài)就更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是對什么的恐懼,讓主管部門在轄區(qū)企業(yè)出現(xiàn)問題后,寧愿向勒索者遞上現(xiàn)金,而非積極面對,去整改。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他們怕的是假記者?還是假記者背后的真記者?都不是!

    他們怕的是監(jiān)督,是關于自身負面輿情的出現(xiàn)。

    誠然,在傳播越來越便捷的當下,政府對輿情越來越重視。但對輿情的重視,是為了以網(wǎng)絡為信息反饋通道,進而糾正行政中的疏漏及問題。

    這種畏懼心理,假記者借此獲利,涉及的癥結(jié)也或?qū)⒗^續(xù)累積。

    現(xiàn)代社會中,新聞媒體被稱為第四種權力,不斷求索真相,助推社會革新。

    但每個行業(yè)都有良莠。

    有人以新聞為理想,奉獻著自己的生命;有人濫用了這種權力,成為社會的膿瘡——是膿瘡當然就要擠。

    同樣,對形形色色“假記者”江湖的外部環(huán)境,也期望能回歸本位。


    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

    每經(jīng)經(jīng)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