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6 20:46:45
天正電氣主要客戶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大型房企等。然而,近兩年天正電氣卻因為產品質量不合格屢上國家電網的“黑榜”,遭到國家電網旗下各省市公司通報,并被處以暫停中標資格等處理。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主營配電電器(斷路器、電容器等)、控制電器、終端電器等低壓電器生產和銷售的浙江天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正電氣)最終走到了上會的關口。5月28日,公司將接受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的審核。
目前,天正電氣規(guī)模不小,但近年公司的業(yè)績基本踟躕不前。2016年公司營收達21.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1.33億元;2017年和2018年,公司營收均有小幅下滑。2018年公司營收為21.03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約1.31億元,相比2016年有所降低。
天正電氣主要客戶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大型房企等。然而,近兩年天正電氣卻因為產品質量不合格屢上國家電網的“黑榜”,遭到國家電網旗下各省市公司通報,并被處以暫停中標資格等處理。
天正電氣的主要產品分為5大類:配電電器、控制電器、終端電器、電源電器和儀表電器。其中,配電電器和終端電器是公司營收最多的兩類產品。2019年上半年,天正電氣配電電器和終端電器產品分別貢獻收入4.53億元和2.88億元,占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的42.68%和27.11%,合計貢獻近七成收入。
圖片來源:申報稿截圖
近幾年,天正電氣貢獻最大的這兩大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基本上呈現連年下滑狀態(tài)。2016年~2018年,天正電氣配電電器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8.85%、97.54%和91.38%;同期,公司終端電器同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3.44%、98.07%和90.16%。
天正電氣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下滑,也表現在近年公司業(yè)績增長“疲軟”上。2016年~2018年,天正電氣營收分別為21.70億元、21.42億元和21.03億元,連續(xù)出現小幅下滑;同期,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33億元、1.08億元和1.31億元。
盡管業(yè)績增長乏力,但天正電氣的應收款項出現高企現象。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6年~2018年各年末,天正電氣的應收款項分別為9.02億元、7.66億元和8.39億元,分別約占公司當期凈資產的227%、162%和137%;2019年6月末,天正電氣的應收款項金額攀升至10.8億元,約占當期公司凈資產的153%。
對于應收款項高企風險,天正電氣表示,公司應收款項主要來自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各省市電力公司、大型房企等直銷客戶和經銷商。公司直銷客戶市場地位較高,商業(yè)信譽良好;而經銷客戶合作歷史較長,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不過天正電氣也坦言,若因客戶經營狀況變化導致公司的應收款項回收困難,可能導致壞賬增加,從而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正如天正電氣在招股書申報稿中所言,國家電網是公司重要的大客戶。實際上,國家電網主要向天正電氣采購斷路器(屬于配電電器)、儀表電器等。然而,今年以來,天正電氣卻屢屢上了國家電網多省市公司的“黑榜”。
今年4月24日,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發(fā)布的《關于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的通報》顯示,天正電氣供應的10kV柱上斷路器,經復測,短時耐受電流、峰值耐受電流不符合標準要求。為此,天正電氣被處以在國網冀北電力公司集中規(guī)模招標相應物資標包中暫停中標資格,時間從2019年12月27日到2020年7月27日。
圖片來源:通報截圖
今年5月12月,國網天津電力公司公布的《關于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情況的通報(2020年5月》顯示,天正電氣賣給國網天津電力公司的10kV柱上斷路器設備產品,在2019年5月發(fā)生較嚴重質量問題。最終,天正電氣被處理。即在國網天津電力公司招標中暫停中標資格4個月。
圖片來源:通報截圖
今年5月20日,國網江蘇電力公司發(fā)布的《關于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情況的通報(2020年5月)》顯示,天正電氣在今年3月26日供應江蘇公司的交流避雷器產品,密封試驗(沸水煮法)項目不合格。最終,天正電氣被處以在國網江蘇電力公司招標中暫停中標資格2個月,時間從2020年5月6日到2020年7月5日。
圖片來源:通報截圖
國家電網旗下各省市公司是天正電氣重要的客戶,近年由于國家電網管理越來越規(guī)范,主要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產品,面對國家電網這一“金主”,各供應商無疑要拿出最好的產品。然而,今年以來天正電氣卻頻頻因產品質量問題,遭到國家電網多地省市公司的通報,并被處以暫停中標資格,這對天正電氣而言,無疑不是一件好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