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6 20:41:57
◎現(xiàn)階段,網紅達人的生存狀態(tài)究竟如何?變現(xiàn)能力,是作為一個自媒體賬號是否紅火的重要參考標準之一?!笆聦嵣?,70%的網紅是沒有賺到錢的,只有5%-10%的網紅是乍一聽掙錢很多的。”一個護膚垂類自媒體賬號,在抖音擁有著超過200萬粉絲,賬號背后的博主說,現(xiàn)階段行業(yè)已經進入“紅海”階段,受眾的喜好充滿不確定性,博主間甚至已經開始“卷”起了學歷。
每經記者 陳婷 每經編輯 劉雪梅
“網紅”江湖,走馬燈般,你方唱罷我登場。
2021年9月,自媒體博主“李子柒”中止了她在抖音上的內容更新,屬于“李子柒時代”的輝煌暫告一段落。追不到李子柒新內容的網友們,很快又從在直播間里跳健身操的劉畊宏、靠變裝視頻吸粉無數的“墊底辣孩”那里,獲得了新鮮感。
在新人輩出的網絡中,即便還在維持更新的博主,也很難做到“長紅”。曾經紅火一時的“張同學”熱度逐漸下降,8月6日,在抖音有著超過4000萬粉絲的“瘋產姐妹”也官宣解散。
“短視頻時代,一個賬號的生命周期大概就在6個月到9個月。”在微播易2022第六屆風向大會現(xiàn)場,KOL交易平臺微播易副總裁徐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而在圖文時代,一個賬號生命周期平均下來在1年到1年半左右。”
徐濤解釋,賬號的生命周期是指,在一個賬號沒有做錯任何事,還在持續(xù)運營、生產內容的情況下,熱度在一段時間后會逐漸減退。
變現(xiàn)能力,則是作為一個自媒體賬號是否紅火的重要參考標準之一。微播易創(chuàng)始人、CEO徐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事實上,70%的網紅是沒有賺到錢的,只有5%-10%的網紅是乍一聽掙錢很多的。”
現(xiàn)階段,網紅達人的生存狀態(tài)究竟如何?多名擁有百萬粉絲的自媒體博主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
“顧九九醫(yī)學護膚”一個護膚垂類自媒體賬號,在抖音擁有著超過200萬粉絲,賬號背后的博主顧九九(化名)告訴記者,現(xiàn)階段,行業(yè)已經進入到“紅海”競爭階段,受眾的喜好充滿不確定性,博主間甚至已經開始“卷”起了學歷。
多名自媒體博主表示,現(xiàn)階段一個新人想要出頭,成為“網紅”,越來越難。
在越來越多的網友眼中,“網紅”二字,與一個個造富神話緊密交聯(lián)。與明星可以媲美的名氣,給大量自媒體創(chuàng)造者帶來了動輒數千萬的身家。
不過,多名已小有名氣的自媒體博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應,成名路上,多少有著運氣因素,行內稱之為“天命”,而單打獨斗的自媒體博主,出頭已經越來越難。
截至目前,自媒體賬號“娛記皇叔”在微博上有超900萬粉絲,“娛記皇叔”背后的創(chuàng)作者皇叔(化名)告訴記者,這個賬號他運營了已經將近10年的時間。
皇叔透露,在大學時期,他的專業(yè)是藝術設計,所以平時課程中會學到PS等軟件,便想著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做一些物料,“這樣,既可以在網上創(chuàng)業(yè),又可以穩(wěn)固學到的內容。”
因為當時很喜歡看電影,皇叔便開始寫下很多影評,發(fā)布在公眾號和微博等平臺。
慢慢積累到一定粉絲量之后,他就收到了很多電影的影評邀約,“那段時間,就會經常性地熬夜。在學校的自習室里、在寢室里,在畢業(yè)后的出租屋里,經常熬夜寫文。”
目前,皇叔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都是用閑暇時間在做。
“畢業(yè)那段時間,的確有想過放棄大學專業(yè)帶來的工作,但在深思熟慮之后,想想這幾年學3DMAX等設計軟件,也付出了辛苦,還是不能放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安穩(wěn)一些的工作。”他說。
記者看到,在克勞銳指數榜單上,2022年5月,“娛記皇叔”位列微博紅人影響力榜單娛樂類第一,也就是說,該賬號在所在賽道已經居于頭部的位置。
截圖自克勞銳指數小程序
作為一個自媒體博主,他也談及在吸粉一事上的感悟。
“以寫公眾號文章為例,寫一些比較抓人眼球的公眾號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當然,運氣也很重要。”
與“娛記皇叔”單打獨斗起步的那些年相比,現(xiàn)在的自媒體江湖已經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在MCN機構大量入場之后,一個自媒體賬號,很有可能已經是一個團隊的產物。
“顧九九醫(yī)學護膚”告訴記者,這一賬號已經運營了兩年多,起步時也是團隊賦能的產物。
“現(xiàn)在單打獨斗的博主想要走出來,真的很難。”顧九九透露,在現(xiàn)在的自媒體圈,非常看重一個創(chuàng)作者身上具備的“顆粒度”,“行內認為,一個博主身上的‘顆粒度’越多,走出來的可能性就越強。”
“現(xiàn)在,博主間真的很‘卷’。”顧九九透露,在當前階段,顆粒度是MCN機構考評是否簽約一個博主的標準,“一般,機構會看這個博主身上的顆粒度夠不夠多,一般的素人博主他們現(xiàn)在很少簽了。”
什么是博主的顆粒度?顧九九解釋,顆粒度就是博主身上的特質,“比如說,身高1米9,那就加一分,做過某個行業(yè)的大佬,那就再加一分。其實就是人設,這就是目前很現(xiàn)實的一個環(huán)境。”
一名在抖音擁有超過800萬粉絲的博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一個團隊在支撐她的日常工作,包括商務、攝影、策劃等多個職能在內。
行業(yè)走向內卷,或也與整體自媒體博主數量的迅速增長有關。
以快手為例,根據報告,2022年6月,快手萬粉創(chuàng)作者人數超過200萬,同比增長40.8%;2022年第二季度,快手平臺發(fā)布作品數量同比增長40.5%,作品總收藏量同比增長482.5%。
微播易2022第六屆風向大會現(xiàn)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婷 攝
對于絕大多數博主而言,追求更好的內容、更多的粉絲量,最終的訴求自然是盈利。
公開資料顯示,微播易是智能化KOL交易平臺,2020年11月,微播易宣布完成了E輪融資,投資方為弘毅投資、金浦投資等。
作為一個KOL交易平臺,微播易積累了大量KOL交易數據。在微播易風向大會上,徐濤透露了幾個關于自媒體變現(xiàn)的關鍵數據。
在當前階段,具備商業(yè)化價值的賬號數量還在持續(xù)增長之中,“在抖音、快手、微博、知乎等平臺,具備商業(yè)化價值的號加起來有50萬個左右。這是泛商業(yè)化的池子,其中,經常被高頻觸達和消費的號差不多在10萬到15萬個左右。”
不過,徐濤透露,與去年相比,廣告主的商單意愿有所減少。
“2022上半年,我們收到的意向訂單數量在14萬單左右,整體金額差不多在40億元。而在2021年整個全年,整個商單的數量大概在40萬以上,整體意向商單金額在120億元。”徐濤說。
在此大背景下,多名博主向記者反應,今年的收入與去年持平,甚至是下降的狀態(tài)。
一名運營著著娛樂類頭部賬號的自媒體博主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一個月的收入不到6位數,一年不到7位數,“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每年的收入都是可以過百萬的。”
顧九九則表示,她的賬號營收已經到了瓶頸期,“與去年相比,今年是一個持平的狀態(tài)。”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不同賽道的達人在每單收入上,價格并不一致。據悉,一個腰部的護膚成分黨博主一條抖音的報價是10萬元左右,而一個微博的娛樂頭部博主,單條微博的報價在6000元左右。
“一個頭部的美妝類博主,單條微博的報價有3萬多,我只有她的十分之一。”一名頭部娛樂博主向記者表示。
徐濤展示的柱狀圖顯示,不同類型賬號的商業(yè)化價值截然不同,垂直細分類、生活場景類資源需求正持續(xù)增加。
就2021-2022H1平均價格而言,柱狀圖顯示,主流賬號類型訂單成交均價(筆單價)中,日常生活類每單平均價格將近6萬元,而最便宜的的確是娛樂影音,每單價格僅2萬元左右。
在粉絲價格上,不同賬號類型的粉絲均價也不大相同。就2021年-2022H1的平均價格來看,單個粉絲最貴的是攝影類型賬號,?單粉價格接近0.4元,最便宜的依然是娛樂影音,單粉價格遠低于0.05元。
對此,徐濤表示,攝影類型賬號具備一定的門檻,加上賬號數量偏少,所以整體單粉價格比較突出。“就這半年來看,市場對生活場景類賬號需求比較多,這些賬號也是當前階段比較稀缺的。去年火爆的則是成分黨,出現(xiàn)了大量做成分評測的賬號。”
顧九九對記者表示,網紅博主的收入是存在天花板的,垂類賬號的頭部博主收入最高,最高可以做到單條百萬報價。“其實報價的高低也和博主的粉絲粘性有關,比如,他是不是一個真的有粉絲追隨的博主,還是交付性的博主,市場都會有客觀的考量。”
有博主也對記者表示,垂類頭部的博主,其廣告報價不僅僅是看粉絲數量,“程十安在抖音上有將近3000萬粉絲,她的廣告報價就比有4000多萬粉絲的‘瘋產姐妹’高。”不過,垂類博主需要有更高的專業(yè)能力。
那么,在品牌方看來,到底什么樣的賬號具備商業(yè)價值呢?
在接受獨家采訪時,徐濤向記者表示,品牌方喜歡的自媒體賬號一般都會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賬號具備一定的粉絲體量;第二,賬號具備商業(yè)化價值,即賬號發(fā)聲的頻次是活躍的;第三,博主愿意承接商單,愿意去和客戶溝通。”徐濤說。
事實上,歸根究底,作為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博主們雖說主要是從品牌方處獲得收入,但他們真正賴以生存的根基依然是受眾的關注,而吸引受眾關注的關鍵,必定是內容本身。
而一個賬號壽命周期有限的原因,根本原因還是出在內容本身對受眾的吸引力會出現(xiàn)逐漸減弱的現(xiàn)象。
微播易創(chuàng)始人、CEO徐揚對記者表示,即便是最淺薄的內容,博主也會存在創(chuàng)作疲勞期。
這也是短視頻內容同質化的原因之一。徐揚表示:“很多時候,30天的時間,一個博主前半輩子攢下的段子全用完了,然后就會發(fā)現(xiàn)沒什么段子好寫的,要么別人發(fā)過,要么自己發(fā)過。”
對于同質化的自媒體內容創(chuàng)作現(xiàn)狀,互聯(lián)網分析師張書樂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紅的生命周期已從“年”變成了“月”,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網紅類似專欄,一個專欄的風味即便再濃烈,日更級的輸出也會讓這種風味被過快的節(jié)奏所稀釋和缺乏沉淀,逐步快餐化。
“但爆紅之后未必不能長紅,只是如何讓自己爆紅的基因轉化為一種風味,而內容需要持續(xù)保持豐滿和有價值——風味用來招攬流量,價值用來黏住用戶。”張書樂說。
就內容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這一問題,張書樂認為,對于不是真正媒體的自媒體而言,其實方向只有一個,即有價值的內容的持續(xù)輸出。
他表示,此前作為一種爭奪流量而出現(xiàn)的標題黨、剪貼匠以及售賣焦慮之類泥沙俱下的內容,總歸會被越來越正規(guī)且有價值的內容,以及越來越嚴謹的行業(yè)監(jiān)管所淘汰。
“內容變現(xiàn),本身就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自媒體的知識付費不過是將圖書變成了網絡連載、直播帶貨則是一種廣告行為和電視購物的變種,流量分成則是傳統(tǒng)媒體的廣告收入的網絡版。萬變不離其宗,關鍵是有價值的內容,才能獲得更多的價值。”張書樂說。
徐濤在內容行業(yè)工作了超過十年,他意識到,內容行業(yè)正在走向規(guī)范和成熟。
“首先,內容生態(tài)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正在逐步被完善;其次,廣告主也希望能夠進行正規(guī)化推廣,對博眼球、打擦邊球等行為也不再感興趣;第三,內容從業(yè)者也會考慮到,如果想要長期變現(xiàn),在個人行為上要更加合理合規(guī)。”徐濤說。
徐濤也提到,包括抖音等平臺也都建立了規(guī)范化的商業(yè)化變現(xiàn)規(guī)則,推動內容行業(yè)走向規(guī)范化職業(yè)化。
對于自媒體博主而言,短暫地賺一筆快錢,也不是他們的追求。
“有的變現(xiàn)好的博主,一個月接25條廣告沒有問題,但這樣會很消耗路人粉的好感,這樣的博主雖然比較容易起量,但很難跨越到下一個層級。”顧九九說,“我還是想做新的內容,能夠讓大家了解更多品牌端的東西。”
在長期規(guī)劃上,顧九九甚至想創(chuàng)立一個護膚新品牌。不過,自媒體江湖更新迭代如此迅速,在當前階段,她的首要任務或許是盡可能地延長當前賬號的生命周期。
“我會很關注消費者現(xiàn)在喜歡什么。”顧九九表示,受眾的喜好充滿不確定性,所以要盡可能去嘗試新東西,“因為不嘗試你永遠不知道受眾喜歡什么,但是你的效率一定要快,要在賬號‘涼’掉之前探索出新的路徑。”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