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0 18:23:24
此次股權變動源于陜西省國資委的運作,股權結構變動后,陜西燃氣的實際控制人并未發(fā)生變化,仍為陜西省國資委。
市場的關注點在于,能否加速延長石油系列資本運作,再誕生一家大型燃氣領域上市公司,亦或,全面整合區(qū)域天然氣市場,提高頭部企業(yè)集中度,提升陜西省天然氣供應的平穩(wěn)性和可靠性。
每經記者 張文瑜 實習生 徐夏華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全面接手陜西燃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燃氣”)剩余股權,是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為“延長石油”)最近最大的動作。
延長石油也是陜西老牌國企了,國企改革浪潮下,其資產證券化的進度向來備受關注,同時,作為主打“油氣并舉”戰(zhàn)略的能源龍頭,加碼天然氣勘探與份額,爭取天然氣產量的大幅提高,亦是延長石油主要布局之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此次股權變動源于陜西省國資委的運作,股權結構變動后,陜西燃氣的實際控制人并未發(fā)生變化,仍為陜西省國資委。
市場的關注點在于,能否加速延長石油系列資本運作,再誕生一家大型燃氣領域上市公司,亦或,全面整合區(qū)域天然氣市場,提高頭部企業(yè)集中度,提升陜西省天然氣供應的平穩(wěn)性和可靠性。
日前,陜西燃氣股權發(fā)生變更,長安匯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為“長安匯通”)將其持有陜西燃氣47.55% 的股權無償劃轉給延長石油。變更后,陜西燃氣成為延長石油的全資子公司,延長石油持有陜西燃氣100%股權。
每經記者注意到,延長石油“牽手”陜西燃氣絕非首次。2018年底,陜西省印發(fā)《深入實施國企國資改革攻堅加快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文件指出未來國資改革的重點任務,首當其沖是要優(yōu)化國有資本機構布局,尤其是要推進能源、交通、水利等領域的國有資本優(yōu)化重組。
基于此,2019年延長石油以資產置入的方式向陜西燃氣增資擴股,持有陜西燃氣52.45%股份。這一舉動改變了陜西燃氣為省國資委直接全資控股的企業(yè)性質。
公開資料顯示,延長石油作為一家大型能源化工企業(yè),旗下有控股及參股公司達80多家,手握3家上市公司股權。除實體產業(yè)外,延長石油也注重金融業(yè)態(tài)的布局,參股長安銀行、永安保險等區(qū)域頭部金融機構,實體產業(yè)與金融運作并舉。
而延長石油與陜西燃氣的首次聯(lián)手,意在優(yōu)化資源配置,避免同業(yè)競爭,并且通過陜西燃氣,延長石油實現了對陜西燃氣旗下上市公司陜天然氣(002267)的的間接控制,從而有利于打通天然氣上、中、下游全產業(yè)鏈,助力延長石油實現“油氣并舉”的戰(zhàn)略部署。
陜天然氣年報顯示,自陜西燃氣納入延長石油管理體系后,延長石油曾一躍成為陜天然氣第一大供應商,占比高達42.15%。作為此次股權變動的出讓方,長安匯通于2021年初從省國資委的手中接過陜西燃氣47.55%的股份,而僅僅時隔兩年,在省國資委的授意下,長安匯通又將這47.55%的股份無償“出手”給延長石油。
長安匯通“一進一退”后,陜西燃氣最終成為延長石油的全資子公司。
此次股權變動后,延長石油將更加深度參與、控制陜西燃氣的生產經營活動,在“油氣并舉”的戰(zhàn)略部署上邁出一大步,實現油氣產業(yè)協(xié)同化、一體化發(fā)展。
全面接手陜西燃氣剩余股權,建立在延長石油正式完成此前對陜西燃氣增資擴股基礎上。
從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來看,直至2022年,延長石油才全面完成對陜西燃氣增資擴股事項。延長石油與陜西燃氣、陜天然氣在天然氣開采與管道運輸、銷售業(yè)務領域優(yōu)勢互補和協(xié)同發(fā)展亦在同步提升。
從陜西燃氣供應商的變化中可以窺探一二。2019-2022年,陜西燃氣向延長石油的天然氣采購量呈逐年遞增趨勢。與此同時,延長石油從陜西燃氣的補充氣源地位逐漸上升為主要氣源。
此外,陜西燃氣作為省內唯一的天燃氣長輸管道運營商,目前已建立覆蓋省內11個地市(區(qū))的天然氣管網,年輸氣量為165億立方米,具有極強的區(qū)域優(yōu)勢。其在建項目有銅川-白水-潼關長輸管網項目、榆林至西安輸氣管道工程(南段)、留壩至鳳縣輸氣管道工程等重點管道工程項目等。
從天然氣產業(yè)鏈看,陜西燃氣的經營業(yè)務主要聚焦于中游運輸與下游銷售。2020-2022年分別實現凈利潤2.58億元、4.04億元、7.04億元,同比增長-7.19%、56.59%、74.26%。其利潤增長點主要來自于天然氣銷售,供暖業(yè)務近三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
為整合資源與實施專業(yè)化經營,2020年陜西燃氣將其旗下二級公司渭南天然氣轉讓給陜天然氣。
此外,陜西燃氣也從未停止對外投資的步伐。
2021年,與三菱重工合資成立陜西燃氣集團菱重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探索能源領域以及其他新興領域的合作。2022年新設陜西液化天然氣儲備運銷有限公司與陜西燃氣集團科創(chuàng)基地管理有限公司,謀求專業(yè)化高質量發(fā)展。
而延長石油在天然氣領域整合的謀劃遠不止此。記者發(fā)現,早在2019年延長石油入股陜西燃氣時,就曾承諾為避免同業(yè)競爭,將其標的資產約為424.47公里的全部天然氣管道委托給陜天然氣。但由于資產注入存在滯后性,上述承諾直到2022年末才開始兌現。
將目光聚焦至地方天然氣市場上。
從供給端看,2022年陜西省天然氣產量為307.11億立方米,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中位居第三。陜西燃氣債券評級報告顯示,陜西燃氣的上游供應商集中于中石油陜西分公司與延長石油,對氣源的議價能力較弱。
從消費端看,隨著陜西省“鐵腕治霾”行動的推進,“煤改氣”、“油改氣”、“氣化陜西”等一系列政策相應出爐,天然氣行業(yè)在陜西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并且在油氣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陜天然氣長輸管網經營模式由統(tǒng)購統(tǒng)銷轉為統(tǒng)購統(tǒng)銷+代輸混合模式,加之下游市場競爭的愈加激烈,其公告顯示,2023年預期營收略有下降。
回到延長石油,作為國內唯一具備油氣勘探資質的地方國有企業(yè),據此前媒體報道,在國際國內能源行業(yè)形勢的變動之下,延長石油在2016年正式提出將天然氣發(fā)展放在首位,打造“以氣為主、油氣并舉、多資源兼探”的局面。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延長石油天然氣產量為75.6億立方米,近10年年均增長超過148.5%。但在陜西天然氣市場上,這與中石化長慶油田2022年天然氣產量突破500億大關相比,尚有一定追趕空間。
因而,近幾年,延長石油不斷加快天然氣行業(yè)的戰(zhàn)略布局。
一方面通過對陜西燃氣的增資擴股實現對陜天然氣的間接控制。另一方面,對其旗下的陜西延長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延長天然氣”)進行股份制改造,并于2020年7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從二者主營業(yè)務看,延長天然氣主要為生產液化天然氣,陜天然氣以天然氣長輸管網建設運營為核心,并進行下游分銷。在陜西燃氣成為延長石油的全資子公司后,二者業(yè)務或許有望實現合并。
針對上述問題,每經記者也致電陜天然氣董秘辦進一步了解情況,對方表示亦公告為準。
同時,在“油氣并舉”戰(zhàn)略的規(guī)劃下,2022年7月,延長石油150億方產能增能建設項目啟動,如今又將陜西燃氣完全收入麾下,推動天然氣產業(yè)鏈一體化發(fā)展進一步加速。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2019年,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重在打造“全國一張網”的油氣管網,目前已接管原中國石油昆侖能源下屬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和大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X+1+X”油氣市場格局初步形成,而陜西燃氣正好是陜西“全省一張網”的主要參與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