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9 13:28:11
每經編輯 黃勝
11月29日,中國恒大(3333.HK)公告,公司注意到恒大物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的附屬公司,于2023年11月28日發(fā)出的公告,內容有關其附屬公司金碧物業(yè)有限公司,就其人民幣20億元存單質押擔保被銀行強制執(zhí)行一事向包括本公司及三家相關附屬公司提出追償約人民幣199,631.25萬元款項及暫計利息約人民幣15,206.28萬元。
中國恒大表示,于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及相關附屬公司未收到中國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金碧物業(yè)提出訴訟的通知。
盤面上,截至發(fā)稿,中國恒大股價大跌8.4%,報0.229港元,總市值30.24億港元。
11月28日,恒大物業(yè)(6666.HK,股價0.45港元,市值48.65億港元)發(fā)布公告稱,有關本集團約人民幣134億元存款質押被相關銀行強制執(zhí)行一事,全資附屬公司金碧物業(yè)對深圳啟航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貴州廣聚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恒大地產集團貴陽置業(yè)有限公司、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恒大集團(責任方)就約20億元存單質押擔保被銀行強制執(zhí)行的追償事宜,已向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恒大物業(yè)方面要求責任方償還款項約19.96億元以及暫計利息約1.52億元,集團已于2023年11月28日收到法院正式接受立案的通知。
“134億存款質押”事件影響重大、牽連甚廣,也是導致此前恒大系長時間停牌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8月,恒大物業(yè)在復牌后表示,暫未與恒大集團達成償還方案,對“134億應收款項”全額撥備。
恒大物業(yè)在審核2021年度財務報告過程中,發(fā)現恒大物業(yè)有約134億元存款,向第三方提供的質押保證金,已被相關銀行強制執(zhí)行。
根據此前“134億存款質押”事件獨立調查結果,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8月02日期間,恒大物業(yè)的6家附屬公司(分別是金碧物業(yè)、金碧恒盈、金碧華府、恒大恒康、金碧世家和金碧恒康)通過8家中國境內商業(yè)銀行,為多家第三方公司(作為被擔保方)融資提供該質押,相關的資金透過部分被擔保方及多家通道公司(扣除費用后)劃轉至中國恒大。
該質押的目的,是繼續(xù)利用專項融資業(yè)務,為集團其他營運及財務需要獲得資金,包括支付在2021年不同時間點到期的負債及/或應付款。
總體而言,自2021年9月至12月期間,因質押擔保期限屆滿,觸發(fā)質權實現條件,被銀行強制執(zhí)行的恒大物業(yè)附屬公司存單質押的總計價值為134億元。
而質押的背景和原因是,2020年12月中至下旬,基于恒大的資金需求,集團提出開展一個專項融資業(yè)務,具體方案為利用附屬公司對外做質押,為第三方向銀行申請融資提供擔保,第三方融資所獲取資金投入到本集團,以支付在2021年2月的負債及/或應付款。
恒大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在上述質押事件中的角色模糊,今年8月25日,恒大關于復牌指引的公告首次披露了許家印在其中的參與程度。概括來說,質押事件中有一位涉案人員指稱許家印參與了質押安排,但許家印自稱沒有審閱與質押事件相關的文件,有其簽署的內部審批文件也沒有明確指明與恒大物業(yè)有關。
許家印表示,他的簽署只是屬于一個流程。在恒大的業(yè)務運作上,簽字的領導需要高度負責各相關項目及事項。因此,就該質押擔保安排來說,相關文件報批到許家印時,他看了當中負責公司財務和資金領導的簽字,相信相關領導會對有關公司財務和資金的事情負責及把關。
今年8月,恒大物業(yè)公告表示,自知悉該買押擔保后,立即開展內部監(jiān)控檢討、人員培訓及調整等補救措施,并接受獨立調查委員會建議,積極落實各項救濟措施,持續(xù)向第三方及恒大集團開展追償工作。
“關于恒大集團償還恒大物業(yè)134億元的具體方案以及對該款項可回收性的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計提撥備或注銷這一事項。恒大物業(yè)管理層與上會栢誠確認,公司暫未與恒大集團達成償還方案,管理層評估了款項的可收回性,對134億元應收款項進行全額撥備。”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恒大公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黃婉銀)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